平安建设,关乎民生幸福与社会经济发展,更是市场监管职能部门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与使命。今年以来,丹徒区市场监管局持续落实属地监管责任,把“监管为民”理念贯穿市场监管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强化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三品一特”)安全防线,推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守护百姓“舌尖上安全”
“五一”节前,丹徒区“重量级”景点开心休博园迎来一场主题为“‘食’刻警惕安全同行”的宣讲。区市监部门工作人员采取“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的方式,为园区内的小餐饮、小食杂店及食品摊贩等经营主体送上实用而又专业的指导服务,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强化经营主体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区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创新思路举措,突出重点治理,严格把控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精准防控安全隐患风险。一方面,持续督促食品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建立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另一方面,强化督查检查,采取电话督查、定期通报、业务督促等相结合的方式,推进食品生产企业和特殊食品经营企业抽查考核工作,确保履职尽责,形成共管共治合力。
针对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该局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食品安全管理不规范、责任落实不到位、食堂环境不卫生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帮助学校建立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对整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巩固整治成果,以强有力举措守护校园食品安全。
农贸市场事关老百姓的“菜篮子”,既是关系群众生活的“小事”,也是办好民生福祉的“大事”。该局聚焦农贸市场长效管理,通过开展规范化建设,督促市场主办方落实好主体责任,提升市场管理者的能力,打造放心市场,让群众“菜篮子”拎出满满幸福感。
筑牢生命健康安全线
据了解,全区现有各类医疗机构148家,药店159家。为了营造安全放心的药品和药械消费环境,区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按照“讲政治、强监管、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专项检查工作,压实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单位主体责任,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全方位筑牢药品和药械质量安全底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今年以来,该局重点聚焦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整,购进渠道是否合法,药械储存是否符合规定,制剂配制、使用是否符合规定,使用单位药品医疗器械管理是否存在风险和隐患等方面,严厉打击非法渠道采购、未按规定要求储存药品医疗器械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的安全有效。该局还成立了专项检查领导小组,明确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职责。
随着健康管理受到越来越多家庭的关注和重视,家用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监管亟待加强。该局聚焦群众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血压计、退热贴、制氧机等家用医疗器械品种,强化审批上市、生产经营监管、产品质量抽检、不良事件监测、科普宣传等全过程管理,不断提升综合监管效能。在化妆品监管方面,以儿童化妆品、染发烫发类产品为重点,开展靶向检查,严查产品注册备案、进货渠道及标签标识,全面净化化妆品市场环境。
织密特种设备防护网
特种设备安全事关人民福祉和经济发展大局,丹徒区有各类特种设备7900多台,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量大、面广、点多。区市场监管局围绕提升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强化责任落实、推进隐患治理,坚决织密特种设备安全防护网。
一方面,提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报检率和提前报检的意识。以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期为标准,提前两个月排出辖区报检单位名单,提醒使用单位报检时限。检期前一个月进行督促,对移出、报废、大修等因素无法按期检验的提前介入、分类处理。
另一方面,对到期仍未报检的使用单位现场核实,对应检设备下达指令书责令限期检验。对超期在用的设备,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先停用再处理,坚决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引导老旧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按需更新,对使用年份长久、使用环境恶劣的设备加强隐患排查,防止安全隐患的积累。
电梯有“出门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比喻,其安全性与可靠性备受瞩目。该局在有效推动全区老旧住宅电梯更新的同时,针对电动自行车进电梯产生安全风险,以党建书记项目为抓手,引导物管企业根据实际加装电梯智能阻止系统,让居民感受到党建引领效果,切实保障电梯使用安全,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 崔宁华
本报通讯员 张峰代 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