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日前,商务部网站公示了“第一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评审结果”,总计38个城市入选,南京、苏州“榜上有名”,这意味着两地零售业发展迈入国家级战略赋能新阶段。


据了解,本次试点建设周期为两年(从确定试点时间起算),2025-2029年每年确定一批试点城市,适时推广案例和经验,探索形成长效机制。鼓励各地同步开展省级试点工作。
零售业关系国计民生,是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生产、扩大消费、吸纳就业、保障民生的重要载体。去年12月,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场景化改造、品质化供给、数字化赋能、多元化创新、供应链提升五方面,系统部署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的主要任务。商务部牵头开展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经城市人民政府申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推荐,择优将积极性高、基础好、政策实的城市纳入全国试点。
记者关注到,《方案》聚焦百货店、购物中心、超市、社区商业中心等零售商业设施改造提升和创新转型。此次被纳入全国试点的南京、苏州有何亮点呢?
作为传统的商贸中心城市,南京商贸流通业发展基础坚实、态势良好。近年来,南京以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围绕出政策、强载体、办活动、优服务、促创新、育动能,丰富工具箱、打好组合拳,持续推动商贸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3.11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3.2个百分点。得益于国家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和省3C商品购新补贴共同发力,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4.9%、33.9%、21.7%。汽车消费政策效果显著,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9%,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28.7%。

聚焦高品质商业培育和创新,南京消费场景不断迭代升级。德基广场连续多年位列全国购物中心单店销售前列,孩子王、汇通达等商贸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去年南京新开商业综合体数量14家,包括新鸿基IFC、雨花万象天地等头部商企的多个项目。4月29日,新街口商圈近10年来最大体量的新增商业项目——金陵中环开启试运营,与新街口商圈原有的德基、金鹰、中央商场等商业综合体一起构成“高端+品牌+潮流”的立体商业矩阵,不仅为“中华第一商圈”注入年轻化基因,更成为南京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落子。
此外,华贸中心、亲橙万象汇等大体量商业载体也将于今年开业,为南京打造全新商业场景、升级消费体验、促进零售业创新发展提供新引擎。
步行街成为零售发展、促进消费的重要载体。夫子庙获评“全国首批示范步行街”,老门东、南京1912、百家湖1912街区、熙南里街区获评“江苏省示范步行街”,新增西城夜未央、金陵STYLE、南艺后街等特色鲜明的主题街区。
南京积极发展首发经济,连续三年举办首店、首发经济发展大会,落地各类首店近千家。启动“首创金陵”行动,大力培育本土商业品牌主理人,一批南京本地品牌迅速成长。
同时加快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创建2个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5家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近两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稳居全省第一。江苏中亚中心等一批标志性跨境电商载体落地,2024亚马逊全球开店跨境峰会在南京召开,为跨境电商卖家“高质量出海”全面赋能。
入选首批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后,南京将以此为契机,引导商业场景改造,提升载体能级;提升零售供给品质,挖掘增长潜能;加快数字赋能转型,激活零售创新;融合多元创新业态,激发零售活力;推动供应链提升效能,高效配置资源,推动零售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再看苏州。近年来,苏州市高度重视零售业的发展,持续推进存量商业设施的改造提升工作,启动了包括张家港万达广场、师惠邻里中心、常熟大润发M店等在内的一批知名商业项目的升级改造工作。
例如,师惠邻里中心于去年4月焕新启幕,包含邻里生鲜菜场、餐饮(含邻里早餐)、零售(含超市)、邻里管家便民服务、酒店住宿等多项业态,在“便民惠民利民”的基础上,更贴合周边居民需求、更迎合消费群体口味、更体现园区时尚化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引入众多富有特色的主理人品牌,同时打造多彩WeWalk街区,进一步探索创新型社区商业发展,为百姓营造暖心的“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2024年,高鑫零售决定对大润发的自建物业——苏州欧尚超市有限公司常熟珠江店进行全方位改造,投资约6000万,对老店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突破传统卖场模式,成功转型为仓储式会员店。通过精准定位客群需求、拥抱首店经济红利,成功将传统超市转型为城市新生活地标,改造开业6个月实现营业额1.46亿元,为区域商业焕新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下一步,苏州将聚焦零售商业设施改造提升,通过这些项目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市商业设施的全面提升,持续优化苏州零售商业格局,打造供给丰富、布局均衡、渠道多元、服务优质、智慧便捷、绿色低碳的现代零售体系。